栏目导航

2017-8-28

9月是个入学的月份,但对于第一次入园的孩子来说,是他们第一次离开爸爸妈妈融入集体的一种生活,对孩子心理和生活自理是一种考验,也是孩子生长的一种蜕变,孩子对上幼儿园有种向往同时也有种恐惧,那么这种情况我们的家长应该如何做呢

1.家长怎样帮助孩子做好入园准备 (1)心理准备:入园前3个月,家长要和孩子经常谈论自己小时候在幼儿园的趣事;带孩子到幼儿园游玩,让孩子知道幼儿园是学习本领、游戏玩耍的地方,在那里能玩到许多新玩具、结交许多新朋友,激起孩子上幼儿园的愿望。 (2)生活准备:让孩子学会自己用勺进餐,克服别人喂饭的不良习惯;学会自己有规范地大小便;让孩子认识自己的服装鞋袜及其他用品。服装应便于穿脱,没有尖锐的饰品。鞋子最好是平胶底,不穿有跟的。此外,给孩子备一套替换的衣裤交给老师,以便孩子尿裤后及时更换。 (3)交往准备: 多带孩子到家庭以外的环境中去活动,多接触其他孩子,多和孩子讲勇敢的故事或做一些相关主题的游戏。教孩子知道自己的学名,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,如大小便、口渴、饥饿等。教孩子学会和老师、小朋友打招呼,如“早上好”、“再见”等。教孩子学会不独霸玩具,不抢别人的玩具。

2 .在入园的初期,家长送孩子入园时应注意什么 家长一定要信任老师和自己的孩子,千万不要因孩子哭闹得厉害而尝试停几天再送他上幼儿园。那样做,只会强化孩子的哭闹行为,使他觉得只要哭闹就会让父母心软。所以,一旦将孩子送进幼儿园就一定要“铁石心肠”,以最快的速度离开,将孩子的哭声抛在身后。每天孩子回家后,家长要多交流,对孩子的幼儿园生活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,并且多鼓励他。切不可以随意威胁、恐吓孩子,更不要以“不听话就送你到幼儿园”、“不听话明天告诉老师”之类的话强迫孩子服从自己,使孩子从心理上产生对幼儿园以及幼儿园老师的恐惧心理。

3. 孩子刚入园,一般会有哪些方面的表现 一般来说,入园前上过托儿所的孩子适应起来较快,常与外界交往的孩子也较容易适应,他们在几天之内就会喜欢上幼儿园。而在家庭生活中过多娇惯、体质较弱的孩子适应起来较慢。这类孩子会出现哭闹、心事重重、不愿意与其他小朋友交往,甚至尿裤子、不肯午睡和吃饭等情况。这些表现是正常的。在老师的精心照料下,这些孩子都会在一个月内适应并喜欢幼儿园生活,对此家长不必担心。

4. 为什么应当准时接送孩子 早晨8点左右,是幼儿园的晨间接待时间。幼儿园对孩子进行晨间检查,还组织幼儿参加一些游戏和体育活动,这是幼儿快乐一天的序曲,错过这个时期,对孩子调整情绪和接受教育不利。此外,准时入园(尤其是冬季)还有利于培养孩子意志品质和遵守纪律意识的培养。下午3:40是离园时间,孩子刚入园,家长应按时来接孩子,不然的话,孩子看到小朋友都回家了,他会感到孤单。当然,如果家长临时有事,可以打电话告诉老师,让老师给孩子解释。

5. 家长每天接送孩子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家长早晨送孩子入园时,教孩子主动向老师和小朋友说“早上好”,培养孩子的礼貌意识;不要让孩子带别针、小刀等危险品入园,以免造成危险。如果想带玩具入园,需事先征求老师的意见,得到许可才能带来。如果孩子身体和情绪欠佳,需在入园时告诉老师,以便老师注意观察。下午接孩子时,教孩子主动向老师和小朋友说“再见”;家长接到孩子后就尽快离园回家,不要滞留在幼儿园中任孩子奔跑玩耍,因为这时候老师已不负责照管孩子,而很多意外事故恰恰在这时发生。

6.在配合幼儿园教育孩子方面家长应该怎样做 孩子上幼儿园后,一天中大部分时间是在幼儿园中度过的,家长应及时了解孩子在园情况,以便更好地配合幼儿园对孩子进行教育。了解孩子在幼儿园情况,既可以向老师询问,也可以通过与孩子谈话进行。平时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批评老师,家长对老师的评价会影响到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,也影响到老师的教育效果。


来源:无锡市仁和幼儿园
创建时间: 2020-07-03
首页      新生幼儿入园家长须知

新生幼儿入园家长须知